除濕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常見的誤區,這些誤區可能會影響除濕機的效果,甚至導致設備損壞。以下是一些關于除濕機使用的誤區及正確做法:
一、新機使用誤區
- 誤區:新買的除濕機送到后,立即安裝并使用。
- 正確做法:新買的除濕機應先靜置4~6個小時后再開機使用,以確保壓縮機內的制冷劑回流到位。如果除濕機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沒有傾斜或顛覆,理論上可以馬上使用,但靜置后再使用更為穩妥。
二、放置位置誤區
- 誤區:將除濕機放置在角落或緊貼墻壁。
- 正確做法:除濕機應放置在空氣流通良好的地方,如房屋的中間位置,周圍留有足夠的空間,避免堆放物品。同時,出風口不要直接吹向人體,以防感冒。
三、使用環境誤區
- 誤區:使用除濕機時門窗敞開。
- 正確做法:在除濕機開始工作之前,應先關好門窗,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,以減少室外濕空氣的進入。使用時也不要頻繁出入門廳,減少大門的開關次數。
四、熱源影響誤區
- 誤區:將除濕機放置在熱源旁邊,如暖氣旁。
- 正確做法:除濕機應避免靠近火源、熱源,因為熱障冷縮容易使機器變形。同時,除濕機也需要通過箱體表面散熱,旁邊很熱會影響除濕效果,增加電費,還可能影響除濕機壽命。
五、溫度范圍誤區
- 誤區:認為除濕機在任何溫度下都能正常工作。
- 正確做法:除濕機正常使用溫度為一定范圍內(如5℃38℃或20℃38℃),超出這個范圍,除濕效果會受到影響。在較低溫度下(如16℃或18℃以下),除濕機會結霜或結冰,除濕能力會下降,繼續使用會影響除濕機使用壽命。一般除濕機在設定了“自動除霜”功能后,會自動運行除霜。
六、排水管理誤區
- 誤區:對外接排水管放置位置不講究。
- 正確做法:使用外接排水時,排水管須水平放置,或者從高處到低處,不可以高低不平或從低到高處,以方便排水。同時,應定期清理排水管,避免堵塞。
七、電源使用誤區
- 誤區:使用多孔插座或延長線連接除濕機。
- 正確做法:使用前,要先確認電源電壓為220V,50Hz。盡量使用專用插座,嚴禁使用多孔插座。同時,嚴禁將多余的電源線不正常折疊,確保插座有接地處理。
八、移動與存放誤區
- 誤區:隨意移動或側放、倒置除濕機。
- 正確做法:在搬動或收藏時,請勿將除濕機側放或倒置。移動時直接由把手提起或用萬向輪移動除濕機。移動或搬用前,請先倒出水箱內積水。
九、其他誤區
-
誤區:濕度控制調到越低越好。
-
正確做法:一般適合人活動的室內空間濕度約在60%左右,若室內濕度低于50~60%,且除濕機持續開啟,容易造成皮膚干燥,敏感者可能感到不適。因此,開啟除濕機時,濕度建議設定在60%左右。
-
誤區:室內無人時長時間開啟除濕機。
-
正確做法:室內除濕時,建議要有人在能觀察電器運作的范圍內,如外出或睡眠時,都不建議長時間開啟除濕機,以防過熱導致火災等危險。
-
誤區:忽視空氣濾清器的清潔。
-
正確做法:空氣濾清器堵塞會影響通風,降低除濕效果。因此,應定期檢查和清洗空氣過濾器,晾干后再裝上。
綜上所述,正確使用除濕機需要注意多個方面,包括新機使用、放置位置、使用環境、熱源影響、溫度范圍、排水管理、電源使用、移動與存放以及其他細節問題。遵循這些正確做法,可以確保除濕機的正常運行和高效除濕效果。
